【科技藝術轉職前端】10 個月從 UI 到 API
疫情期間,許多實體展覽停擺,讓 Mei 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走向。來自科技藝術背景的她,本來就不排斥程式設計,過去也曾接觸 Unity、Arduino 等互動工具。但直到疫情爆發,她才真正認真看待「轉職成為工程師」這件事。Mei 現在是前端工程師,我們邀請她來分享這 10 個月的轉職心路歷程。
從創作互動裝置到 Coding:興趣與轉職契機的交會
Mei 的背景原本結合了科技與藝術,在學時就接觸過互動裝置、數位藝術創作等領域。雖然會寫一些程式,但過去多半是為了完成創作的輔助工具,程式學得不深也不紮實。
真正讓她踏上轉職工程師之路,是因為疫情打亂了原本的展演工作型態,許多互動作品與活動被迫取消,轉往線上發展。於是 Mei 開始思考,是否有一條路,既能延續自己對互動與視覺的熱情,又能帶來穩定的發展。網頁前端正好成為她新的選項——既熟悉又全新。
從切版到 Vue,10 個月完整轉職計畫
Mei 從六角免費教學影片開始,慢慢摸索自己的節奏。第一個課金的課程是切版直播班,打好 HTML/CSS 的底子,接著三個月學加入JS 直播班 跟著老師學習,再花兩個月時間專攻 Vue,期間同步做作品集與練習題,最後兩個月進入求職階段。
整整十個月,她幾乎沒有中斷過學習。「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疫情在家,每天早上學習理論、下午實作、晚上刷社群 Q&A,是我自己最習慣的節奏。」後來即便開始工作,她也利用假日持續學習後端,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前端技能更完整。
不懂就問,不確定就試——Mei 的學習小撇步
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「不要害怕問問題」。過去她常因為覺得自己問題太簡單而不敢問,結果反而卡關卡好幾天。
「其實很多問題,不是只有你會遇到,問出來也是在幫其他人。」現在的她不只會在社群提問,也懂得運用 AI 工具自我解答,「有時候只是鬼遮眼,別人點一下你就通了。」
從 UI 到 API,打通前後端的關鍵認知
在成功轉職前端工程師後,Mei 仍選擇參加 Node.js 後端培訓營。對她來說,不只是為了加強技能,更是想弄懂資料如何流動、API 是怎麼串的、資料庫如何設計,才能在工作中跟後端夥伴溝通更順暢。
「以前只專注在畫面跟互動,現在終於能理解資料怎麼從後端來,怎麼串、API 要怎麼設計,這些學會之後,我覺得合作起來效率差很多。」
最困難的不是技術,而是理解方式與節奏
Mei 分享,自己最常遇到的挑戰是「看不懂新概念」。但她不會死磕一個資源,而是換不同教材、用不同方式理解,同時大量實作、拆解問題,也會找同學或社群協助,一步步把不懂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知識。
這種拆解式學習法,讓她在迷路的時候依然找得到方向。
給學弟妹的話:不是背景決定你能不能,而是你有多想要
「我知道很多人會因為自己沒工程背景而猶豫,但我想說:我也是非本科,還是轉職成功了。」
Mei 認為,工程師這條路,重點不在你是不是科班出身,而是你能不能持續投入學習,勇敢面對不懂的地方,並且願意花時間一點一滴累積。「有時候不是你不行,是你還沒學夠。只要肯學,就一定能走出屬於你的路。」
如果你也在考慮轉職前端,或是還在猶豫第一步該怎麼踏出,也許 Mei 的故事能給你一些鼓勵與方向。